7月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包括《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以下簡稱“修改單”)在內的4項生態環境標準。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發廣泛關注與熱議。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向行業、專家及社會公開征集建議。這一動作,既是對原標準實施20年后暴露的“監測方式滯后、管控精度不足”等問題的系統性回應,也拉開了標準精準化升級的序幕。
隨著修改單通過審議,意味著,征求意見稿發布后,歷經三年多的醞釀與完善,這份關乎城鎮污水處理行業排放管控的“升級藍圖”已進入落地實施的“最后沖刺”階段,距離正式發布僅一步之遙……
據了解,本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還包括《食品加工制造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屠宰及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酒類制造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共4項排放標準。制定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等排放標準,是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針的具體舉措,有利于提升水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推動相關行業綠色發展,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會議強調,要抓好標準落地實施,引導行業污染防治技術進步,促進污染治理設施改造升級,不斷提升環境治理水平。要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做好重要標準實施情況跟蹤評估,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這些都值得行業關注和期待。
01 為何要對標準進行修訂,修訂背后有何深意?
我國現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是2002年發布的,已經執行了20多年,是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行業污染管控的核心依據,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環境質量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要求的升級,原標準逐漸顯現出“水土不服”的短板——尤其是“所有水污染物均需每2小時監測一次、取24小時混合樣算日均值”的規定,已難以適應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新需求。
在此背景下,一場圍繞標準的“精準化升級”悄然啟動。
GB 18918-2002原標準中,“日均值+混合樣”監測要求,曾是行業統一的“硬尺子”,但在實踐中逐漸暴露三大矛盾:
其一,制約精準管控。不同污水處理工藝的排放波動規律差異顯著:如SBR工藝可能連續2小時以上不排水,若將“零排放”時段計入日均值,反而掩蓋了真實排放風險;部分時段濃度驟升,即便日均值達標,仍可能造成突發污染。
其二,滯后于技術進步。早在2022年,征求意見稿發布后,作為標準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會專家組長的清華大學教授王凱軍就在相關解讀中提到,20多年來,污水監測技術突飛猛進,《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 91.1-2019)等新標準明確要求,色度、pH、糞大腸菌群數等項目需“一次采樣、盡快測定”,而原標準仍強制混合樣與日均值,與科學監測方法脫節。
其三,弱化執法效能。為應對“日均值”考核,部分企業甚至采取“開機歡迎、關機歡送”的臨時措施,導致監測數據失真,成為依法治污的薄弱環節。
這些問題,本質上是原標準未能動態適應行業發展規律與技術變革。
正如王凱軍老師所言:“現行GB 18918-2002關于所有水污染物要取混合樣、測日均值的規定,在支撐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亟待修改完善。本次修改聚焦這些突出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02 20多年排放標準的演進,是污水處理排放管理不斷向更精準、更科學邁進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從制定、實施,到后期的修訂和完善,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其基本貫穿了20多年來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仡櫸覈擎偽鬯幚韽S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演進歷程,是一條不斷適應新要求、追求更精準管控的道路:
2000年:《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成[2000]124號)由建設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部聯合發布。
2002年:在技術政策基礎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通過,并于2003年開始實施。
2005年:國家環??偩职l布《關于嚴格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知》,擴大一級A的應用范圍。
2006年:國家環??偩职l布《關于發布<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修改單》,內容同2005年的通知類似。
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后,一級A成為新建和改擴建污水處理廠的普遍標準。
2012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 11/890—2012)出臺,由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由北京市環保局、北京市水務局共同組織實施。這個地標中的B標準已達到了準地表IV水的標準,而A標準則幾乎達到了地表III類水的標準。由此,引領眾多省市邁入IV類水時代。
2015年:環境保護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征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提出了2002《標準》的修訂版本,在質疑聲中處于懸停狀態。
正是在此背景下,2022年1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征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修改單(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2025年7月2日,修訂單獲審議通過,標志著原標準迎來了一次關鍵的“精準化升級”。根據此前征求意見稿的內容來看,此次修改的核心,并非簡單提升限值,而是直指“監測方式單一、波動規律忽視”的痛點,創造性地提出了“日均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 一次監測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的雙軌制要求。
從2002年的“框架搭建”到2022年的“精準升級”,再到2025年的“審議通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迭代之路,折射出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從“粗放管控”向“精細治理”的深刻轉變。
原標題:污水廠注意!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新規將發布
關鍵詞:
污水處理廠,水環境治理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hbzhan@vip.qq.com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s://www.hbzh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